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規劃開局之年,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。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,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。青年有行動力,國家才有活力。為做好2021年全校師生閱讀工作,大力營造“學黨史、讀經典”的氛圍,校團委特組織讀書節啟動暨“學黨史、讀經典”主題升旗儀式。 

升旗儀式上,1908班學生代表做了《讓每一天都成為“讀書日”》的主題演講,隨后高二年級劉廣宇主任做了《十九大精神引領青年書寫人生華章》主題發言。 


附:學生演講稿 老師們、同學們:
大家早上好
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—讓每一天都成為“讀書日”
四月,是一個洋溢著詩情的季節。在這美好的季節里,我們將在4月23日迎來一個飄灑書香的節日:“世界讀書日”。1995年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,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“世界讀書日”。在這一世界潮流之中,我們的熱情也日趨高漲—多讀書、讀好書,正成為今天我們全社會的共識與需求。
作為千年文明古國,我們的偉大傳統之一就是以讀書為尊為貴“積財千萬,無過讀書。”讀書可以明理得道,可以修身養性。“為學之道,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,必在于讀書。”這種身心合一的閱讀歷程,賦子了讀書極為厚重的神圣性和愉悅性
當今時代,信息爆炸,潮涌而來,種種現代傳播媒體在拓展人們視野的同時,亦在擠占人們讀書的時間。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讀書之風,提升國民的知識水平和自我學習、發展能力,培養青少年閱讀的興趣,讓讀書成為青年人終身追求的“時尚”
為此,我們要做向以下兩點努力:
第一,要重視讀書。北宋詩人黃庭堅說過,人要常讀書,三天不讀書,面目可憎。有點夸張,但很有道理。當今社會上、甚至在我們校園內,看似文明的同學,穿著整齊的校服,一說話就暴露出淺薄和低俗。而事實上,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讀書來洗滌心靈、滋養心靈。讀一本好書,就是引來一泓清泉澆灌心田,讀一本好書,就是開啟一片陽光照亮人生的房間,就是身入芝蘭之室,頭頂燦爛星天。我們要用好書洗去內心的浮躁、油滑、懶散、冷漠、偏執、狹隘、仇恨、逃避責任、自我中心,等等。于是,我們的靈魂就不再漂泊和彷徨,精神就不再掙扎和流浪,情懷就變得純潔和高雅,生命就沉靜而又飛揚!讀書是靈魂的壯游,隨時可發現名山大川、古跡名勝、深林幽谷、奇花異卉,這樣,打下我們精神的底子,打下文化的底子,打下做人的底子。可以說,一個人的閱讀的歷史,將成就一個人精神成長的歷史
第二,要重視經典。我們不反對俗文化,但特別強調要讀經典。那些圣潔的、美感的、雅致的、莊重的、憂郁的、悲憫的書籍,便是經典。經常聽家說“我正在重讀”而不是“我正在讀”的書,便是經典閱讀經典,是為了體會人類生命深處的共鳴,思想深處的結晶;閱讀經典,是為了傳承民族文化;閱讀經典,是為了鼓舞我們的智慧和心
老師們,同學們,“世界讀書日”只有一天,但它的意義在于使每一天都成為“讀書日”。身在熱愛讀書的國度,我們更應該在每一天享受讀書帶來的進步和樂趣。愿每一個人愛讀書、多讀書、讀好書我的演講結束,謝謝大家! 劉廣宇主任講話稿: 十九大精神引領青年書寫人生華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,青年興則國家興,青年強則國家強。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領、有擔當,國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。中國夢是歷史的、現實的,也是未來的;是我們這一代的,更是青年一代的。 作為新時代青年,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,為報效祖國奠基。青年時代是學習的“黃金期”,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受益終身。很多名人,例如,魯迅、季羨林、錢學森等,他們都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榜樣。“人生易老學難成,一寸光陰不可輕”,要想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,就必須博覽群書,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能力。“既知其然,又知其所以然”,不僅要愛讀書,更要善讀書,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全面地充實和提高自己才能打好基礎。在現今激烈的社會中,青年一代更應該戒驕戒躁,永葆學習的心態,不斷充實提高自己。 青年夢也是中國夢。中國夢是國家的、民族的,更是青年的,實現青年夢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相輔相成。新時代青年要不忘初心,堅持理想信念。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;在談到青年成長道路問題時,每次必講理想,而且都是第一位的要求。一個青年如果想成功,除了要有他自身的智慧、敏銳的眼光之外,還有一點不容忽視,應始終不忘初心,堅持理想信念,夢想才能實現。青年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群體,是一個不能固化未來,擁有無限可能的群體。不忘初心,堅持理想才是合格的新時代青年,才能實現人生價值,為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。 青年興則國家興,青年強則國家強。青年一代要敢于拼搏奮斗,超越和升華自己的人生。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曾說:“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。現在,青春是用來奮斗的;將來,青春是用來回憶的。”在十九大報告中,習總書記再一次強調了青年一代要奮斗,有本領。的確,奮斗與拼搏應該是年輕人的本色,在挫折中學習,變挫折為動力,從中吸取的教訓啟迪人生,使人生獲得升華和超越。時代在變、環境在變,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,這一點始終沒變。進入新時代的中國,早已擺脫了積貧積弱、任人宰割的悲慘命運,13億多人民正奮進在民族復興的大道上。中國在國際上的聲音也越來越有分量,一條條高速鐵路貫穿南北,一排排高樓平地而起,一個個窮困村脫貧致富……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,無不浸潤著青春的汗水,鐫刻著青年的奉獻。
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,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。青年有行動力,國家才有活力。今天距離真高三僅有48天,作為大實驗的莘莘學子,未來祖國的棟梁之才,全體19級學生有理想、有本領、有擔當,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,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奮斗!
|